该水电站总装机容量420万千瓦,总库容149亿立方米,工程计划于2010年全部建成投产,将为我国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以及沿海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生产规模100万吨/年以上的骨干煤炭企业在不影响大型煤炭生产企业兼并重组的前提下,作为兼并重组主体,兼并重组相邻中小煤矿。同时,形成了以河南煤化工、中平能化集团为代表的一批大型骨干企业,生产能力和安全水平明显提升。
大力支持大型煤炭生产企业兼并重组中小煤矿。经过历年的关停整顿后,在2004年,河南省又率先进行了大规模的煤炭资源整合,整合过后,1600个左右的小煤矿数量又减少六成以上。这也是近年来河南煤矿整合的又一次大动作。在这份提交会议讨论的计划中,相关的主要措施包括,新建矿井规模不得低于45万吨/年,现有煤矿单井规模不低于30万吨/年的可以单独生产。从正在召开的河南省委经济工作会上了解到,河南省将进行煤矿兼并重组攻坚战,拟在2010年完成646座小煤矿兼并重组,不参加或者达不到条件的,年底前依法关闭退出。
在1997年之前,河南省共有各类煤矿6000多个,其中小煤矿5800多个,可谓遍地开花,掠夺性开采导致的资源浪费现象突出,安全生产事故频发实施煤矿兼并重组攻坚,是河南省2010年安全发展行动计划的重要内容之一。第三,全球气候变化即将进入碳壁垒时代。
人类不能做地球的匆匆过客,如《哥本哈根协议》中第一条所提,气候变化是人类当前面临的最大挑战,这一条款意味着气候变化已经完成了从科学问题向政治经济问题的转变。第一,全球气候变化即将进入美国时代。从此次会谈的艰苦过程来看,可以预计,在2012年《京都议定书》过期后,国际社会的减排框架不复存在,即便是当前《京都议定书》所剩的有效期内,受哥本哈根会议结果影响,现有的减排框架也将名存实亡。中国的挑战和机遇 其一,就气候变化本身而言,中国实际上是身受其害,各地的气象环境灾难频频发生,而海平面上升也对东部经济发达地区造成威胁,如不尽快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减排和逆转气温上升的趋势,经济发展恐将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其三,就减排机制而言,如果《京都议定书》规定的清洁发展机制不再继续,而是转向技术交易,那将极大打击中国众多减排项目的积极性,增大实现既定国内减排目标的难度,并提高国内减排的成本。新加坡《联合早报》23日刊文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已经落幕。
在本次会议达成的协议中,共提出了三方面的气候变化应对机制,其主要目标自然是针对减排,但各种机制却各有所指,有着丰富内涵。总的来说,哥本哈根后全球气候变化的应对进程将进入去总量化的自愿减排阶段,在减排机制上将出现新的发展趋势。其四,就产品和服务的排放标准而言,无论是在程序还是在标准上,大部分企业都尚未做好充分的应对准备,在国际自由贸易的原则下,中国承接了大量的高排放生产行业,它们很难适应欧美发达国家针对其本国产业制定的排放标准,这将是未来出口产业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但如前所言,协议已提出专门针对落后和发展中国家的互助机制,在此情况下,未来极有可能将不再执行具有南北援助性质的清洁发展机制,而是另行设计推动国际减排的市场机制,其中最大的可能性是与现行的国际贸易体系挂钩,这是值得注意的重要发展趋势。
同时,更为严重的是,随着气候变化议题的不断深入和普及,各类产品的碳密度标准正在不断提高,发展中国家受限于资源和劳动密集型的经济结构,它们无法摆脱经济发展的高度碳依赖,从而极为容易在国际贸易上遭遇发达国家针对产品和服务的碳密度而设置的碳壁垒,比如碳关税、碳配额和碳标识等等。第二,全球气候变化即将进入裸奔减排时代。关键在于在缺乏总量控制的裸奔减排时代,我们应该怎么办?文章摘编如下: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已经落幕,其结果并无意外,12项宣言式的条款,再加上两页附件,就是近20天里193个国家和地区代表谈判的所有成果。全球经济结构和秩序的重大变化在本轮气候谈判无果的影响下,全球气候变化应对在哥本哈根会议后将选择先易后难的发展路径,目前最难解决的问题便是确定各国的减排规模和结构,在短期内显然无法就此实现突破,因而只能维持目前的现状。
可以预测,在未来五十年里,气候变化及其应对将始终贯穿全球社会经济发展进程,直至我们最终予以彻底解决。最后是市场机制,协议书第7条提出,全球应寻求多种途径,包括利用市场机制在内,来推动减排行动,提高减排效率。
美国积极参与哥本哈根会议,全球气候变化应对进程的政治经济力量格局发生变化,此前由欧洲主导的格局将不复存在,在《京都议定书》时代里,美国的缺席使得气候变化的应对得以局部开展和执行,而一旦美国加入应对进程,固然是给气候变化应对的国际协调带来更多困难和挑战,但也在客观上增进了气候变化应对的现实基础,美国国内的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将向国际气候变化传导。其二,就减排规模而言,中国坚守了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并承诺了自愿减排的幅度,但如果国际社会无法就发达国家的减排达成强制性框架,那么国内的减排既付出了成本,又没有达到国际比照的效果,也无法形成对气候变化进程的有效干预,其政策效果将大打折扣。
同时,这一机制的提出,在某种程度上是为其它援助机制的退出创造了条件。中国与其它发展中国家的市场状况、技术水平较为类似,作为减排大国,中国不仅自身拥有一批值得推广的减排技术,还可以在消化吸收发达国家技术研发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创新,发展出适应本国和其它发展中国家需要的减排技术,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合作,共同推进技术转移进程,为此,可以中国为核心开展技术和资金的南北合作、南南合作,扩大中国在全球气候变化应对进程中的影响力。其次,应尽快在中国国内建立完整的碳税和碳交易制度,并通过补贴将碳税和碳交易费,在最大程度上返还给生产和消费领域,这一方面可以提高碳的生产效率,调节生产和消费,并降低应对气候变化给生产和消费带来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则可以加速国内碳交易市场的形成,以便中国在国际贸易出现可能的大规模碳壁垒之前做好相应准备。这意味着气候变化应对仍将延用市场交易的方式,但究竟是否延续《京都议定书》中规定的几种交易方式,尤其是对主要发展中国家影响甚大的清洁发展机制,本次协议没有予以明确。其五,就低碳经济发展而言,新能源产业可以从国家的自愿减排目标中获益,但却将在进入发达国家市场过程中面临越来越多的障碍,在各国政策的挤压下,其利润空间将逐步缩小,与此同时,在外来技术大举涌入的情况下,能效产业将重复传统产业的发展路径,其产业链高端环节受制于外资,而本土企业则缺乏低碳经济的核心竞争力,从事低附加值的生产环节。如果碳交易被整合到传统国际贸易体系中,这将对全球经济结构和秩序带来重大冲击
短期计划在2011年前修建5500万瓦太阳能电站。泰能源部替代能源发展厅表示,有多家外国企业表示有意在泰投资太阳能电池板行业,说明企业对政府15年能源保护政策和促进投资政策有信心,看好泰国太阳能产业市场前景。
根据泰国15年能源保护计划,将在未来修建产能5亿瓦的太阳能电站及8亿瓦的风能电站根据泰国15年能源保护计划,将在未来修建产能5亿瓦的太阳能电站及8亿瓦的风能电站。
泰能源部替代能源发展厅表示,有多家外国企业表示有意在泰投资太阳能电池板行业,说明企业对政府15年能源保护政策和促进投资政策有信心,看好泰国太阳能产业市场前景。短期计划在2011年前修建5500万瓦太阳能电站
据国家能源局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国新增发电装机中清洁能源占32.9%,比上年提高了5.6%。在发展清洁能源的同时,政府已于11月26日推出的到2020年在2005年水平上消减碳密度40%~45%减排目标,正式标志着中国的低碳发展道路已经铺开。从目前的信息看来,预计到2020年,风电装机有望达1.5亿千瓦,核电装机7500万千瓦,光伏发电2000万千瓦,水电3亿千瓦,生物质能3000万千瓦。据悉,国家能源局正在牵头制定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
而完成低碳消减碳密度40%~45%减排目标并不是一句空话,要靠企业和政府共同的努力,同时也给碳排放量大的电力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而曾经指望全球推高减排措施代替能源投资的全球企业,已经将各自的关注目光转回国内,希望政府能够加大政策推动清洁能源技术的发展。
电力企业不得不调整自己的发展战略。据不完全统计,9月末全国新增风电装机559万千瓦。
高纪凡在一份声明中说,我们的行业前途无可限量。虽然此次气候峰会未能达成一个具有法律效力的减碳协议,但是在发达国家实行强制减排和发展中国家采取自主减缓行动方面,向前迈进的步伐还是清晰的。
北极星电力网认为,电力减排必将牵制煤炭发电项目,而国家投资的方向也将偏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领域,同时也将推动以减碳为主的新型产业链,为新型环保企业带来巨大的商机。同时在电力减排的战线也由脱硫、脱硝扩展到减碳,减碳也即将成为推行绿色煤电计划的关键。不少主要国家都确定了自己的减排目标,对于未来大幅度减少碳排放明确了承诺。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力推节能减排,开发清洁能源……在发展低碳经济的道路上,正在创造令世界瞩目的速度。
水电、核电、风电投资明显增加,其中新核准核电项目2540万千瓦,在建规模1335万千瓦。备受关注的哥本哈根气候峰会黯然落幕,这场被称作人类拯救地球最后一次机会的联合国气候大会,各方评价不一,但是节能减排,走低碳之路已经在各国之间达成共识。
中国光伏企业天合光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高纪凡说,随着光伏企业成本不断下降,太阳能技术的成本将变得越来越可承受。以风电、太阳能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将在今后几年得到大发展、大繁荣,以逐步减少、甚至部分替代化石能源发电
备受关注的哥本哈根气候峰会黯然落幕,这场被称作人类拯救地球最后一次机会的联合国气候大会,各方评价不一,但是节能减排,走低碳之路已经在各国之间达成共识。虽然此次气候峰会未能达成一个具有法律效力的减碳协议,但是在发达国家实行强制减排和发展中国家采取自主减缓行动方面,向前迈进的步伐还是清晰的。